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。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子曰:“下之事上也,不从其所令,从其所行。上好是物,下必有甚者矣。故上之所好恶,不可不慎也,是民之表也。”子曰:“禹立三年,百姓以仁遂焉,岂必尽仁?《诗》云:‘赫赫师尹,民具尔瞻。’《甫刑》曰:‘一人有庆,兆民赖之。’大雅曰:‘成王之孚,下土之式。’”子曰:“上好仁,则下之为仁争先人。故长民者章志、贞教、尊仁,以子爱百姓;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。《诗》云:‘有梏德行,四国顺之。’”
…标签:无效藏匿、鲜衣怒马少年时[元白]、诡事随笔
相关:我丰富多彩的初中生活、被大尾巴狼收养的小白兔、片隅安宁、意在你、为你失去理智、小树林、我和闺蜜互换了身体!、绿茶女配成了团宠、四福晋的娇宠日常、大雪落地
为人子者:父母存,冠衣不纯素。孤子当室,冠衣不纯采。
谋于长者,必操几杖以从之。长者问,不辞让而对,非礼也。
…